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餐饮老板内参【官网】

200万+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业务涵盖:媒体传播、餐饮培训、餐饮数据研究、餐饮报告出版、餐饮严选加盟、餐饮供应商优选、餐饮项目孵化等;获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

德胜洋楼:管理农民工比海底捞还要混搭

德胜洋楼:管理农民工比海底捞还要混搭
中国企业家
内参头条
2015-04-16
2.4万
[导读]: 《德胜员工守则》畅销的背后,是一个偏执者用心打造的企业式学堂。

/u/1007/7427af22-5aa6-45a9-86a5-1d32ddbf022f.jpg

周志友不曾料想,10年前编的一本书,时至今日,印刷30次,销量过60万册。2013年下半年,他更新了1/3内容,再次推向市场,半年时间不到,卖掉了3万册,数字仍在每天攀升。


这本畅销书,名为《德胜员工守则》(下称《守则》),是第一本以规章制度为主体的图书,主要的内容是一家名叫德胜洋楼公司的内部员工手册。能把大多数人讨厌的规章制度,卖成畅销书,令人惊奇。


书的背后,德胜洋楼这家公司也成为一种现象,关注研究者遍及大江南北。公司每年接待访客多达万人次,俨然旅游景点。在德胜,一模一样的房子,大多数由从农民转型的工人完成,他们把流程执行得“一模一样”,规定两个钉子之间距离是6吋,就不能在6.5吋、7吋处钉钉子。


某种程度上,这就代表了德胜公司管理哲学和那本小册子的中心思想:员工永远是开关电路,要么是0,要么是1,要么合格,要么不合格,不能讲差不多,或接近合格。


制度创立者、德胜创始人聂圣哲说,中国人注重写意性,说白了就是随心所欲,但做企业一定不能随心所欲,要一板一眼,一笔一画。“我们中国人的企业如果不搞程序化运作,只有死路一条”。


圣哲,这个名字有点狂妄,但是识字不多的父母送给聂的第一份礼物。他的一些说法也难免引来争议,但是,买这本书的,很多是中小企业主。对于中国大多数创业型企业而言,大公司或者MBA商学院的管理理论虽然经典,却太高高在上,离实际太远。《德胜员工守则》至少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原汁原味的指导,守则背后,则是一个企业家偏执的个人教育实验。


分歧


对于《守则》的评判,网上有两派。最高的评价说,这是中国管理《圣经》;讨厌者认为按照这本规章制度管理公司,永远做不大,只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的干脆说,这是一家只有那些民工才愿意为了钱出卖自我的公司。


说到农民工,就让人想起因改造农民、提供“变态”服务而出名的火锅连锁海底捞。不同海底捞的是,德胜用人更加混搭,不管当过大学老师还是干过餐厅服务员,只要品德过关,能度过三个月倒垃圾、擦玻璃、洗马桶的考察,就能在德胜找到岗位。在德胜,白纸一张、容易教育的员工,受欢迎,它不引进空降兵,不看重学历。牛哄哄的高学历人才,德胜反而不要,“德胜公司不认为一个平庸的博士比一个优秀的木工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聂圣哲说,中国不缺高学历的工人,缺的是对劳动敬畏的匠人、匠心、匠魂。


这些精神体现在《守则》里,就是没有海底捞的温情管理,而是丑话说在前,冰冷不近人情,“我们始终不认为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主和职工之间永远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健康文明的劳资关系。否则,企业就应该放弃对职工的解聘权。”带病坚持工作的,被发现非但不奖励,还要罚50-100元,因为这是不珍视自己身体的行为,不被允许。


它又自定义为君子公司,“我们永远不实行打卡制,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调休”,“公司不能接受员工因公办事而自己垫钱(支付)的事情发生”。员工每年请家人吃饭费用、休假回家的差旅费、给子女买礼物(不超200元)费用都可报销,报销不需领导签字。有急事可向公司随时借钱……


还有的规章,让人乍看是小学生守则:勤洗澡(争取每天一次)、刷牙(每天至少一次)、理发(每月至少一次)。任何时间(春节前后三天除外)不得打麻将或纸牌或在游戏机上玩……


条条框框中,还夹杂各种说教句式:一个好公司对某些人来说如鱼得水,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如喝毒药;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谁会买一本像小学生手册,连业余时间都管、琐碎到刷牙洗澡嚼口香糖都规定的员工手册?


不管别人怎么说,这本内部用的员工手册本来就不是给公众准备的,属一家之言。但是,10年前作家协会会员周志友第一次看到以手抄本形式出现的《守则》后,改变了故事的发展。周志友经常给大型企业做策划,这本辗转复印、已经开始对外流传的内部手册,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并想到要对外出版。“当时相信这本书会有市场,但热销持续到现在,出乎我的意料。”


周找到出版社说自己的想法,安徽人民出版社第一个吃了“螃蟹”。2005年《守则》第一版发行后不久,周志友又写了《德胜世界》一书,渐渐的,研究德胜洋楼成为一种现象,市场上还有其他人写的《德胜管理》。


书热销以后,周志友也好奇,谁在看这类书?


他去出版社、书店调查,和企业朋友聊天后发现,“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者,购买此书最多。”企业之外,国有企业、政府机关,都在购书行列,安徽某些厅局长购买此书,发给科级以上干部学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把学习德胜的文章,挂到了网上。


“我们营销公司30多人,人手一本。”铜化集团新桥矿业公司营销公司的副经理王海说,老版《德胜员工守则》,也是人手一本。2月21日晚,王海和另一位同事李全根,到达德胜波特兰小街“好东客栈”,参加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年度总结会议。每年,王海的营销公司都要派员工来德胜交流和考察,这是他第三次到德胜。


为什么如此追捧德胜的管理?


实用,操作性强。王海说,《守则》拿回去就能用,系统,有方向。他们把这本书,经常当成礼物,送给朋友和客户。用德胜思想改造两年,员工从“差不离先生”,变成“较真先生”。“优秀,是教育出来的。”王海借用《守则》的话说。


周志友对手册认识也经历过转变。一开始编写时,拿着86页的手抄本,周志友把里面带有感情色彩、道德说教的句子,全部剔除掉,“拿掉之后,立即感觉到不对,制度死板了”,重新加上,用色块标示出来,感觉还不对。


几经反复,周志友意识到,《守则》的独特处,就是那些“大实话”。它能告诉员工,这条规定背后的理由是什么。


例如,德胜在“同事关系法则”中规定:不得与同事经常聚餐(原则上每个月不得超过一次),因为这样会使你与同事的关系变得复杂。让关系变复杂的,还有被禁止的借贷关系、胡乱揣测同事的脸色、话语等。不让员工业余时间打牌玩游戏的后一句是,“因为私赌者都会输去大量时间”。刷牙嚼口香糖,是为了防止有异味,让同事无法愉快地工作……


周志友对这些熟谙人性的规定,有了寻找依据的冲动,在什么情况下,这些规定被制定出来?


每需要弄清一项,德胜员工就给他送来相关资料,查阅完100多万字的材料,周志友被德胜保管和整理资料的细节吓住了。这家把细节做到“变态”的公司,是一家什么公司。


德胜管理


德胜专门从事美制木(钢)结构别墅研发、建造,1992年成立,1997年搬至苏州工业园区,全称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简称德胜),系美国联邦德胜公司(FEDERAL TECSUN,INC.)全资子公司。2003年,江苏省认定其为高新技术企业。


一家建造公司,怎么与高新技术扯上边?


“你看,这个有弧形、防止汽车倒车时刮蹭到的路边石,是申请过专利的。”2月22日上午,在我探访德胜第二天,碰到杭州小伙倪国峰。在一家钢结构公司做审计员的他,踩着路边石,向同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解说。倪第一次到德胜,对德胜的每个细节了若指掌。


他怎么知道这是申请过专利的?


“德胜有1000多项专利,我从专利网站上已经下载了800项进行研究。”倪告诉我。事后向德胜管理专利的赵雷核实,倪国峰所说属实。从1992年开始,赵雷就跟随聂圣哲。如今德胜公司1000多项专利的管理、企业文化管理都归他负责。


当然,他还兼任着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秘书长是公司销售总监王中亚。在德胜,行政人员都是身兼数职。


令人称奇的是,德胜只有一个销售,拒绝快速扩张,五六亿的销售额保持多年,订单部成了拒单部。有人怀疑,拒绝扩张是因为没有能力扩张?


“不是。”王中亚告诉《中国企业家》,2002年前后,公司扩张很快,2004年发生几起返工事件,这件事让公司定下制度,“当管理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永远牺牲发展而保障管理”。质量是道德、修养,聂圣哲对质量督察官说,如果我违反了这条原则,公司就解散。当年德胜第七次战略发展会上,聂提出建立程序中心,“我对中国人有充分的认识,……蔑视程序、偷工减料,最终只会搞垮企业。德胜的任何工作都要用程序管理。”


程序中心一设立,每个部门抽一个业务能手,组成十几人,什么也不做,天天看着员工是不是按程序办事。例如马桶要刷7遍,给客人倒茶15分钟一次……现在,德胜程序中心只有两人,管理着近千人的公司程序运营。


从1992年成立,到2004年程序中心设立,德胜每一次失败的经验、发现的问题,全部写成了程序和制度,手抄本从21条,发展成30多条。


万科的王石曾在圈子里说,木结构装修,就找德胜。2006年,德胜在北京的波特兰花园项目,吸引华远地产的任志强(微博)去参观。“任大炮”也想和德胜合作,最后因装修风格理念的分歧,合作未实现。


一个人应对几个亿的销售,王中亚说,“忙而不累”,不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搞外部公关。他自称,到目前,德胜没有在媒体做过一次销售广告。一旦有商业行贿、受贿的情况,客户通过《致客户的反腐公函》,向德胜举报。查证属实后,客户受奖励。但不举报,而且向德胜员工送礼、宴请,合作项目立马终止。


企业?学校?教堂?


“外面看,有点雾里看花。”2014年2月21日上午,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位参观者,坐在德胜波特兰小街的德胜堂,一所能容纳50人左右的迷你型教堂里,和同事交流。有关德胜报道太多,“不完全信”。当天,汇川公司派出了20人的学习队伍。


“老板信教吗?是用基督教进行管理吗?”他们问接待员吴清霞。


“不是的,但公司鼓励员工有信仰。”配戴着小型扩音器、胸前挂着工牌的吴,向大家解释,在美国的社区,都不会缺少社区教堂。德胜堂的存在,一方面方便这里的外国租户礼拜,也是木结构住宅的样板展示之一。


吴跟大家解释,德胜提倡“实罪”反思,抛弃“视罪”的侥幸和投机心理。“只要是犯了错,都要主动承认和及时改正,不能因别人没看到,而心存侥幸。”


20人的队伍小声议论。等大家安静下来,吴接着说,学习会结束时,进行礼品拍卖,拍卖的钱捐给“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2004年底,德胜聂圣哲捐资设立基金会担任主席,资助的平民教育项目,有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陶行知教育思想讲师团等。


“这些拍品,都是客户送给公司员工的礼物,员工不得接受客户的礼品和宴请,但是客户非要给,怎么办,就要交给公司,进行拍卖。”吴清霞说。《守则》19条规定:不得接受20支香烟以上、100克酒以上的礼品以及20元以上的工作餐。在教堂门口,就是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的捐款箱。


教堂里几分钟的简单介绍后,吴开始带大家参观小区,嘱咐大家,不要大声说话,也不要窥视别墅内,别墅都住着人家,以免影响住户。门口的国旗,就代表住户的国籍。


20多栋美制别墅,每年都被苏州的一些外企高管租用,一位丹麦籍外企管理者,在此居住了9年,他在门上贴了一句话:A home without a cat is just a house.这句话的源头,就是因为9年前,他表达租住在波特兰小街的意愿后,提到自己养猫。为此,在建造别墅时,德胜的工程师们专门安装了一个可以让猫进入的“猫洞”。


游泳池的消毒工序、健身房的24小时热水、被汽车撞伤的小狗死后的坟墓(以此提醒对所有生命的重视)、路边碎石搭建的漂亮造型(告诉员工废物只要放对地方,就是有效资源),很多不起眼的角落,都藏着一个细微的故事。“咦,鞋子都摆整齐了。”从一栋样板房出来时,所有人发出惊叹,进去时大家乱七八糟脱下的鞋子,已经被整齐摆放在门口。


“谁做的?”大家抬头四处寻找,发现门口安安静静,不见人影。《守则》里提到,公司巡视员发现小区有不整洁的地方,要尽快处理好。若有不关我事的心态,漠然处之,一旦被发现,会遭处罚。


带着怀疑心态的学习小组,一上午没有找到挑刺的地方。“如果规章做不到,就不要写出来,丢人现眼。”聂圣哲曾经这样说。


某种程度上,德胜洋楼就是聂圣哲的试验田,他自称对经商不感兴趣,却又做了企业。看着那些时而古板教条又时而温情的规定,你可以想象,聂本身也是个“怪人”。


当时对于出版《守则》这件事,周志友最难说服的,就是手抄本的创立者聂圣哲。


“没意思,别干这事。”聂拒绝。


最后怎么劝动的?我问周志友。


“如果把企业文化作为国民性教育改革,书能扩大教育范围。”周志友磨了7个多月,用教育当突破口,成了。他当时发现,德胜2003年9月在安徽休宁办了木工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和《守则》大同小异,连校训与公司理念都一致,“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


周也终于意识到,聂的初衷,似乎并不仅是做一家公司,落脚点在“育人”上。而在此指导思想下,德胜与其说是企业,不如说是聂圣哲按照自己想法打造一个企业式学堂。


除了做企业,聂圣哲出版了多本著作。涉及建筑、文化多个领域。外界对聂最大的质疑也是其“不务正业”,做企业却不去想着如何做大生意。聂回应说:“美制木结构住宅目前在中国还是小众产品。我们不想做大,没有多少意义。我今后在企业层面,主要围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精造’的转型上做一些探讨。”


他不否认自己的张狂,中国企业家他最看上眼的是鲁冠球,其他很多人甚至是李嘉诚,他给出的评论照样尖锐:“不过是伪企业家,机灵的商人而已。”

0
点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