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内参君之前给大家分享过西贝是如何借助《舌尖1》进行产品挖掘与借势营销的,也提醒“舌尖中的商机待挖掘”(回复数字 7 查看)。但目前为止,舌尖营销最让人印象深刻还是西贝借《舌尖1》签约黄老汉,捧红黄馍馍。就连《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在前两天录制央视《开讲啦》栏目时也坦言西贝玩的惊绝。
![]()
为什么要傍大款,因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傍的好可以事半功倍,实现爆发式的增长。
随着《舌尖2》热播,餐饮、电商、快消以及各种与吃相关的企业纷纷杀出来“乘火打劫”,与《舌尖》相关的宣传铺天盖地,誓有榨干《舌尖》最后一滴血的架势。但99%的企业还只是借机促销,与真正品牌层面上的借势公关相距甚远。
之前内参君曾给大家分享过西贝是如何借助《舌尖1》进行产品挖掘与借势营销的,也提醒“舌尖中的商机待挖掘”,但目前为止,最让人印象深刻还是西贝借《舌尖1》签约黄老汉,捧红黄馍馍。就连《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在前两天录制央视《开讲啦》栏目时也坦言西贝玩的惊绝。
那么西贝为何能玩的如此惊绝?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西贝“黄馍馍事件公关”短短90天;
北京所有连锁店客流量增加10%;
共卖出黄馍馍300万个,平均每分钟售出90个……
最重要的是西贝品牌借力《舌尖1》迅速上位,一夜蹿红,进入了快速扩张期。黄馍馍事件前也就是2012年初,西贝全国总共38家店,黄馍馍事件后到2013年底店面总数达到62家,两年翻了近一番。而且开一家火一家,排队人数均位列所在商圈前三甲。
2013年西贝全年就餐人数超过2千万,营业额突破16亿元,成为餐饮圈名副其实的黑马。同时黄馍馍事件也被营销圈奉为事件公关的典范,许多餐饮圈的老板都羡慕贾国龙,希望能够复制“黄馍馍”的成功。
能借势就不造场
“黄馍馍事件”后,已经在餐饮圈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李云义评价西贝董事长贾国龙:“他是这么多年来中国餐营圈最大的投机分子”。但在黄馍馍事件策划人,胜家公关总经理樊娟看来,这恰恰是对贾国龙商业智慧的最高褒奖,同时也切中了《舌尖》营销的要害。
投机,更准确的说就是借势,通俗的讲叫傍大款。为什么要傍大款,因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傍的好可以事半功倍,实现爆发式的增长。中国目前三万亿的餐饮市场,品牌集中度却非常底,大部分企业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上10亿元的本土餐饮企业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没有固定的营销费用或者少的可怜,更别说拿钱打广告。这时候又要开店,又要做品牌,??怎么办???
樊娟认为能借势就不造场,特别是对餐饮企业,所以做餐饮的人一定要有借的意识、傍的意识。至于是借机卖卖产品,搞搞促销,还是能让品牌爆发式的增长,这就看你把握机会的能力了。西贝就是抓住了《舌尖1》这部中国有史以来最热的纪录片带来的契机,一飞冲天。
但黄馍馍事件,根本着眼点在于品牌,所有的策划和动作都是要拉升品牌势能,配合店面扩张,黄馍馍就是个道具,就是用来讲故事的,至于黄馍馍的热销只是借势成功后的必然结果。
有人物、有故事、有冲突
??《舌尖1》对于西贝品牌来说就是“天上掉下来个神馍”。因为它有人物、有故事、有冲突??。在这个传播爆炸的社会,一个品牌要想与众不同,实现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必须要有故事,一个品牌如果没有故事或者讲不出好的故事,是很难打动消费者的。
黄老汉在《舌尖1》中长达8分钟,经过《舌尖》的演绎,一个典型陕北绥德汉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张与老伴一同捧起黄馍馍的朴实笑脸,深深的定格在观众脑中。此外,黄老汉还有故事,他的传统手艺,他辛勤劳作的事迹都有很强的打动力,包括他曾经救过三个人的命。
更重要的是黄老汉和他的黄馍馍有很强的冲突性,能够引起公众的争议和讨论。
这个冲动在于黄老汉因《舌尖》出名后,应该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继续种地做黄馍馍,还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在贾国龙刚找到黄老汉的时候,老黄以为贾国龙是个骗子,就给分集导演胡迎迎打了电话,胡闻讯,一个电话打到贾国龙的手机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意思是“你这个唯利是图的奸商,有什么资格打破老两口平静的生活”。
但樊娟听说后异常兴奋,认为这是极大的好事,借此在微博上进行了一轮激烈的唇枪舌战。反观现在利用《舌尖》炒作的其它企业,都是没有人物和故事的,更别说冲突,只是生硬的关联,消费者根本接收不到,到最后也只能是雁过无声,充其量卖点产品而已。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神馍”来了你得能接得住,得让它的能量能够充分释放。这里面就一个秘诀——快”,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时《舌尖1》7集的播出周期为一周,虽然紧接着进行了重播,但它所掀起的热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顶多不会超过三个月。
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你投入再多也没用,这也是每一个想借势营销的企业家必须了解的。
《舌尖1》播出后不久,2012年5月29日西贝决定借力《舌尖1》,进行事件公关;三天后贾国龙一行就出现在陕北绥德黄老汉家里。
紧接着邀请黄老汉来京考察,并迅速达成合作;6月20 日在北京举办签约发布会;10天后西贝黄馍馍全国开卖,随后黄老汉北、上、广、深四地手工艺现场展示拉开帷幕,其间调动媒体120多家,平均每天都有1.5条围绕此事件的报道。
“快”不但是对公关公司的考验,也是对企业执行力的考验,是保证事件公关效果的关键。
对于“黄馍馍事件”公关的整体效果,樊娟表示还是留有遗憾的。当时整个事件设计了7个动作,但只执行了三个半,还有几个关键动作由于西贝战略的调整没有耍出来。
“如果企业战略调整了,虽然有遗憾但停了是对的,因为公关只是战术层面,必须围绕战略展开,这也是我一贯坚持的”。
当谈到《舌尖2》时,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表示《舌尖1》的遗憾终于可以弥补了,他透漏看似风平浪静的西贝正在围绕《舌尖2》酝酿更大的动作,这次的行动将更加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感,至于具体是什么,估计很快大家就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