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餐饮老板内参【官网】

200万+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业务涵盖:媒体传播、餐饮培训、餐饮数据研究、餐饮报告出版、餐饮严选加盟、餐饮供应商优选、餐饮项目孵化等;获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

台湾餐饮登陆”吃不开":"水土不服"症待破解

台湾餐饮登陆”吃不开":"水土不服"症待破解
餐饮老板内
标杆人物
2015-04-16
2.9万

每天9时到21时,台商古东隆都准时出现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台湾街的“台味”快餐店。这里从室内装潢设计,到每一份套餐的搭配,乃至到菜品的定价,都是他一手精心订制的。


虽然这家快餐店开业还不到两周,但是由于它独特的台湾风味和平民化的价位,很快就被周边民众所接受,即便不是吃饭时间,这里也挤满食客,以至于身为老板的古东隆不得不亲自“上阵”帮忙,“虽然忙碌一些,但是能这样受欢迎,我感到很开心,我就是想让北京的老百姓吃到好吃不贵的正宗台湾美食。”



台湾美食大陆吃不开


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日益密切,打着“台湾美食”名号的店铺、美食一条街以及作为宝岛特殊饮食文化的“台湾夜市”在大陆各地城市中,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以前大陆民众对台湾美食不是特别了解,但现在很多人都去过台湾,正宗的台湾美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东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岛内一些美食业者纷纷赴大陆淘金。”


“虽然不乏有人因为台湾美食而致富,但是,整体来看,台湾美食业在大陆发展仍显得‘水土不服’。”在北京前门“台湾映像”经营台湾糕点的汤士禧说,与台湾美食风风火火闯大陆的情形相比,许多地方的台湾美食餐厅、美食一条街往往是“昙花一现”,经历了几个月的人声鼎沸之后,很快就变得冷冷清清。


北京前门“台湾映像”还是石景山台湾街,如今已经难见开业之初的热闹场景,几百米长的街道上除了一些招牌还在外,大部分台湾美食摊档都已消失,甚至有些摊档已开始改卖内衣和手机壳了。


杭州第一条打台湾牌的美食街,2012年底刚开街时,聚集了不少人气,如今却鲜有食客光顾。


去年6月,深圳主打台湾美食的罗瑞合美食步行街正式营业,一年多过去,这里的台湾美食已经偃旗息鼓,大多数台湾商户都已撤离。



缺乏特色价格贵或为瓶颈


为什么台湾美食进军大陆之后会出现“水土不服”呢?


“缺乏台湾特色、价格比较贵是造成台湾美食在大陆难以打开市场的主要因素。”古东隆说,虽然许多台湾美食店铺是台湾人所开,但主厨却未必来自台湾,“菜单上写的是在台湾常见的菜品,但端上桌的菜往往不是那么回事,一些在岛内很有名气的美食到了大陆,经常名不符实,毫无半点台湾特色。即便如此,这些美食的价格和岛内相比却是只高不低。”



古东隆表示,现在到台湾的大陆民众越来越多,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正宗台湾味,更知道它们的 “真正售价”,“虽然有些台湾美食在大陆因一时新鲜感而受到追捧,但大陆民众在尝鲜之后,很少有人会再次购买。台湾美食若要在大陆真正‘落地’,至少要能吸引顾客每周光顾两三次,生意才能持续下去。”


此外,汤士禧表示,台湾人习惯晚餐吃七分饱,所以美食街上大多数台湾餐厅的菜量比较少,而且价格也相对较高,这也让大陆许多食客觉得性价比不高。



抓商机要有“两岸观”


台湾美食在大陆市场如何才能够做到“如鱼得水”呢?


“坚持原生态的质量是关键。”古东隆说,台湾美食要想在大陆市场站稳发展,最重要的是守住台湾特色和质量,并因应趋势做出创新。


“虽然台湾美食极具特色,但对于大陆民众来说,它依然是个地方特色美食。”古东隆表示,在饮食习惯上,两岸民众必然有所差别,因此,面对大陆广阔的市场,台湾美食在口味上必须要具备“两岸观”,即一面推广正宗的“台湾味”,一面要了解当地人的口味和习惯,选择那些更能满足当地人喜好的味道,在必要时对一些菜品进行调整。


“台湾美食要征服大陆人的舌尖,非得因地制宜,迎合在地口味,但是,无论在菜品的烹调还是在服务上如何创新,最终仍要强调‘台湾特色’ 才行。”


“除了口味方面要注意之外,在食材选择上也要尽量从台湾引进。”汤士禧表示,一些特定的食材只有从台湾引进,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台湾味。他举例指出,台湾小吃中最传统的面线,在大陆有的餐馆竟然变成汤面;而最受欢迎的蚵仔煎,主要食材之一的太白粉竟然被面粉取代,结果就是少了那份柔滑滋嫩的口感。


“大陆市场庞大,民众消费力日增,在大陆卖台湾美食,时下正是商机。”汤士禧说,台湾美食在大陆一定要先求做好,再做大,最后才能够做长久。

0
点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