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普通的星期二上午,三里屯SOHO地下一层,黄太吉的门脸并不太显眼,十几个座位的店面,七八名食客慢条斯理吃着早餐。与其此前宣传的排长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几乎可以做到随到随点。
黄太吉的味道并无特别之处,甚至不好吃。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很好玩。
没有后劲的“饥饿营销”?
曾有网友在黄太吉的官微上留言,买黄太吉的煎饼馃子比春运火车票还要艰难。也有人在网上抱怨黄太吉故意拉长制作煎饼馃子的时间,以达到拉长排队队伍,制造抢购效果的目的。赫畅则在多个演讲场合说,黄太吉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排队”。
翻看网友对黄太吉的点评,夸的都是店铺的环境卫生、装修不错,但说到味道,大多数人都给出了一般般的评价。或许,这就是经历过过去两年所谓互联网思维销售产品热潮后,黄太吉渐趋归于平淡的原因。
在日前的一次“天使投资人大会”上,面对主持人提到“有人说受到网络传播的影响,千里迢迢找到黄太吉尝一尝,尝了以后跟自己的期望是有距离”的质疑时,赫畅称“就跟见网友一样——是网友抱了太大的期待,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对于黄太吉的销售额,有多种说法。一个被媒体广泛引用的数字是,在2012年开业不足一年的时间里,黄太吉实现了近 500万元的年销售额,有风投给出了4000万元的估值。
对于这两个数字,黄太吉和赫畅始终没有给出正面回应,但却给出了另两组数字,一是黄太吉的每平方米业绩要超过饥饿营销玩得最好的苹果专卖店,另一个是黄太吉要把房租占整体的销售比例压到6%以下。
按照苹果专卖店的业绩测算,2010年苹果专卖店每平方米年销售额约4.4万美元,12元人民币一套的黄太吉煎饼馃子,需要每个座位一年卖出2万个;按照房租占销售比,每月5万元的房租占销售6%计算,单店月销售额要超过83万元,折合近7万套煎饼馃子。即使加上豆腐脑、豆浆及其他配餐的贡献,但要实现上述销售目标难度依然不小。
不再动听的“动人故事”?
接触过他的人都承认,赫畅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他曾做过一场千人规模的“人类文明和宇宙星空的关系”演讲,从中午讲到晚上,6个半小时,中间没有休息。
他将这种天赋运用到黄太吉的品牌营销上,从最早的“美女老板娘开大奔送煎饼馃子”,到七夕节、光棍节、情人节、儿童节的各种活动,再到各地赶场式的营销经验宣讲,赫畅不断为黄太吉编织更加动听的故事。
“所谓的酷,就是我们能把一件看起来很无聊的事情,做得很有意思,这是一种能力,黄太吉具备这种能力。”
“中国有多少家肯德基,我们就到美国开多少家黄太吉,我们不会做任何的翻译,黄太吉去美国做的就是煎饼馃子、豆腐脑、油条,美国人跟着我们学拼音,这就是信念。”
“我们有100万个可以影响的人,未来6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年销售超过1亿元的煎饼馃子品牌。未来中国的餐饮市场总量会从2.7万亿膨胀到10万亿,如果我们能从10万亿中有0.1%的份额,在一年中就能卖掉100亿元的煎饼馃子。”
夸张的语言、坚定的信念,赫畅的黄太吉深谙“互联网思维”的精髓,试图利用营销点子,将煎饼馃子这一传统食品做成明星。
一篇文章曾经这样点评黄太吉:“煎饼馃子哪里都有卖,黄太吉的味道并无特别之处,甚至不好吃。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很好玩,经常会有一些新鲜有趣的玩意儿,消费者都是奔着黄太吉的用户体验来的,都愿意为超出自己预期的体验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