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餐饮老板内参【官网】

200万+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业务涵盖:媒体传播、餐饮培训、餐饮数据研究、餐饮报告出版、餐饮严选加盟、餐饮供应商优选、餐饮项目孵化等;获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

有“上万个合伙人”的疯咖砍掉外送,咖啡O2O正陷入全线危机?

有“上万个合伙人”的疯咖砍掉外送,咖啡O2O正陷入全线危机?
咖门 咖姐
内参头条
2016-06-24
2.3万


这年头,“谈O2O色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曾经波澜壮阔的融资烧钱、战火硝烟的惨烈竞争,跌宕起伏的剧情不断刷新,台前消费者与商户只看到这一领域的热闹,幕后外送平台却冷暖自知。


尤其在国内咖啡市场这个不大的圈子里。


上周,内参旗下咖门曾报道过的一个咖啡品牌,宣布了自己O2O外送业务的“死亡”。



O2O外送,“风口”只是假象


“即日起 ,关闭所有咖啡配送服务。”


6月15日,那个曾希望用“上万个合伙人重构咖啡产业链”的咖啡品牌疯咖,在自己微信服务号上发出了一则推送,宣布其O2O外送模式的告别。


就在3个月前,啡姐曾拜访过这家企业。


以为中小咖啡馆服务为核心,一方面供给咖啡豆及辅料,帮助线下咖啡馆给消费者提供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微信服务号销售自有品牌咖啡,由合作的中小咖啡馆负责生产,为C端消费者提供咖啡外卖服务。


彼时,在创始人沈谡峰看来,这种模式盘活了线下咖啡馆的闲置资源,将创造可观的消费增量,想象空间巨大。


“今年6月份将达到300家,2年内在全国范围实现一万家。”



短短3个月之后,当啡姐再次与沈谡峰对话,疯咖对O2O外送商业模式进行了否定——


“疯咖做O2O外送过程中的困境,是行业共性的问题,继续走下去很难成功,因为缺少直接存在的价值。”


这个经过顶层设计、又不缺互联网思维的咖啡品牌,经过1年多的O2O实践,开始了“平静而彻底”的转型,疯咖遭遇了什么,又看透了什么?



咖啡O2O模式失败的3大原因


“我们自己都被骗了,消费增量并不存在”


按照疯咖原来的模式,在整个咖啡交易环节中,它要挣的是咖啡馆加工产品中,线上增量那部分。


这是很多咖啡品牌做O2O外送的一个出发点——满足另一种消费场景。


场景需求固然存在,然而沈谡峰慢慢发现,这并不意味着能带来新的消费增量。


“假设一家咖啡馆可以卖出5万元/月加工产品,我们原来希望通过online增加5000元,但其实这件事情我们自己都被骗了,没有这5000元的增加。”


也就是说,无论从消费群还是消费频次上来说,这种模式挖掘的是咖啡馆本身的日常顾客,疯咖有心想与咖啡馆一起做到5.5万/月,却只能掉入原本的5万中发力。


“说白了还是传统咖啡的销售通路,我们在跟一个大的咖啡市场做竞争,而基础消费需求摆在那儿。”


这样的情况下,疯咖要考虑的比线下咖啡馆更多,损耗在增加,包装耗材在增加,物流成本在增加,而用户体验感逐步降低。


“战线太长,细节太多,难度太大。”


“O2O这种商业工具,我们已经采购不起了”


如今,接触过太多O2O外送相关服务的线下咖啡馆,已经十分挑剔。


当它们无法直观看到合作模式的益处,成为“合伙人”的积极性就大大下降,何况彼此本就可能形成一种竞争与内耗。


这种情况下,原本想进行资源整合的疯咖,成本直线上升。


在一则2015年10月的相关报道中,疯咖已经在上海地区拓展了100家咖啡馆作为“合伙人”,而之后的增速却开始放缓,品牌植入咖啡馆愈发举步维艰。


从咖啡馆角度说,收取品牌的“场地租赁费”,说来也无可厚非。


而摆在疯咖面前的,不仅是商业构架被破坏,更现实的是一笔按月计算的高额费用——要知道,仅仅在大门上贴个带品牌logo的“push”&“pull”提醒标识,就需要500元/月。


“O2O不是商业模式,而是一种商业工具。我们已经采购不起了。”


“品牌粘合性快要丧失到0”


“我们做营销的时候,用户会大量下单,而一旦不做,就无法获得下单。”


沈谡峰发现,即便疯咖在持续维护中,用户的粘合性都无法呈现乐观的数据反馈。


曾有业内人士告诉啡姐,消费者对咖啡外卖平台的态度普遍是——图方便、怕麻烦、喜欢占便宜、没有太大品牌忠诚度。


沈谡峰的判断更加悲观,“品牌本是抓取流量的工具,这已经不是一个品牌的世界了,对于用户的粘合性几乎快要降至0的地步。”


如何抓取用户?理想情况下,需要用户的强需求、重复需求,且没有其他竞争对象。


而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还有一个办法,花钱赚流量,获取那片刻的欢愉。


说白了,这是个需要长期被供养的模式——烧钱,持续烧钱。


这不仅仅存在于咖啡行业中,看看隔段时间就热闹一回的租车领域,当滴滴快的终于拼到合并,准备坐拥千亿级市场时,Uber的进入,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流量大战。



转型发力F2B,“还是要解决深度链接问题”


沈谡峰并不认为疯咖之前的商业逻辑是一种错误,而是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工作。


“之前把种子种在了天上,现在要把土壤做好。”


目前,疯咖已经开始转型——


① 供应环节集中发力。F2B模式,去掉中间环节,对接厂牌与商户,供应“所有与咖啡相关的原材料”,打造咖啡馆一站式采购站。

② 协助商户优化产品。通过建立工厂与商户间的畅通渠道,触碰咖啡馆开发力量有限、新品需求度高的痛点。

③ 互联网分销模式推进。微信招募“推客”,通过相关流程建立疯咖的分销微店,每次从推客入口售出商品即有返佣。


“我们发现现在有这样一种倾向,未来五年市场商业模型的主流将是社交营销,消费者将从‘我想要买什么东西,转化成被引导买什么东西’。”


基于朋友圈的传播,店中店模式可快速复制,迅速扩展销售渠道。


在疯咖最新的推送中,发布了其招募分销合伙人的细则,举例明示“微分销三级返佣模式”。微信端进行分级分销,其合规与否至今仍存在不小争

议,疯咖此番是一步险招。


另一个角度说,目前市场环境下,当用户频繁被一些微商暴力刷屏,能否获得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认可、回归本质,考验的是品牌初心和营运能力。

0
点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