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阁以辣著称,在帝都嗜辣群众心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即便从未做过营销,这家湘菜馆大多时候单店日单量500多单,坪效5000元/㎡/月,翻台率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12台/天。
这就是“小而美”餐厅的典型。就抓住了“辣”这个特色,做到极致,开一家火一家。2012年在三里屯开了第一家店,如今潇湘阁在北京已经有10家店。
疫情后,潇湘阁的营业额甚至上涨了20%,开始考虑跨区域开往西安等地。
潇湘阁合伙人荣喜华认为:从一家店,到连锁餐厅,需要跨越的最大障碍就是“标准化”。标准化的关键起点,是核心产品的标准化,食材是关键。
出品稳定,保证了餐厅极高的复购率。一位忠粉在大众点评APP上写到:“每一家店菜品的味道都一模一样。”
“稳定,是我们这个阶段要牢牢抓住的。”荣喜华说道,“小米辣平常3元/斤,疫情期间最贵的是30元/斤,光小米辣一个月成本就上百万。当时还是按那个质,那个量去做,因为辣椒是灵魂。”
为了支撑起更大规模的标准化,潇湘阁在疫情后首先改变了供应链策略,纯粹依靠自培养团队无法解决品控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跨区域管理,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因此选择和和美团旗下的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合作。
荣喜华认为:“快驴不仅能支撑跨区域的需求,在质量上的检测非常严苛,可以帮我们在前端把控好原材料的质量。有专业的品控团队每日全程质检和监控,所有食品都有严格审查的商品资质,如生产许可证、检验检疫证明等。”
灵魂的小米辣等食材有了品质保证,经典的味道也得到了保留,品牌跨区域发展的难题得以解决,也为品牌日后的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无独有偶,从青岛走出来的船歌鱼水饺同样面临跨区域发展的问题。目前,船歌在全国有40家直营门店,遍布北京、上海、济南、大连等城市,自建和合作的加工工厂有3家。
跨区域运营,是许多餐饮品牌难以跨越的坎。船歌作为海鲜水饺品牌,对供应链挑战极大,怎么解决供应链难题?
船歌鱼水饺运营负责人李飞认为,供应链方面有2大关键点:一是海鲜的物流配送;二是各门店的供应链管理。
第一步是突破海鲜供应链,海鲜源头由公司把控,和第三方供应链机构合作物流运输。
具体到门店,李飞告诉内参君:“以往供货商配送费用很高,单店单次都需要支付高昂的配送费、隔天配送,而且售后处理很慢。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在门店囤货。一旦有突发情况,生鲜蔬菜就会造成浪费。”
不囤货,日配送,这是船歌鱼水饺在疫情后一个明显的供应链举措。
“餐饮已经从粗放的生意,变成精细化的管理。考验越来越精细的能力。和快驴合作后,实现了日配,就让我们的门店减少了不少损耗。反应效率也很重要,一旦货物出现问题,可以立马换货。”
“疫情大背景下,需要解决到店的具体需求,以前大家觉得模式好,产品好,粗放一些经营躺着赚钱也很轻松,现在每项都要精细化。以前进货一箱,放时间长一点没压力;现在进一箱存在那里就是一箱的成本。没有库存,资金流转率上来了,原材料也更新鲜。”李飞说道。
后疫情时代,餐饮人开启了更精细的运营策略,运用数字化手段,精确分析进货、配送等问题。这背后自然需要强大的系统支持,自建自然不现实,借助第三方成熟的技术,反倒是很多餐饮人建议的。
轮值主编|王盼 视觉|张劲影
欢迎餐饮老板、业界大咖投稿。
投稿邮箱:nctougao@watcn.cn
扫码关注“深扒餐饮供应链”视频号
↓ ↓ 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 ↓
内参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