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餐饮老板内参【官网】

200万+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业务涵盖:媒体传播、餐饮培训、餐饮数据研究、餐饮报告出版、餐饮严选加盟、餐饮供应商优选、餐饮项目孵化等;获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

那些曾抛弃“打工人”的面馆新贵,正在被抛弃…

那些曾抛弃“打工人”的面馆新贵,正在被抛弃…
餐企老板内参
热点透视
2024-01-23
2.8万


总第 375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在熙熙攘攘的商场中

两家门店“格格不入”


周五下午,人群从写字楼向购物中心转移。6点前后,北京合生汇商场的多个过道、上下行扶梯已经熙熙攘攘,B1、B2层的美食街区更是热闹。


一片喧哗中,位于B2层美食街区的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显得更加冷清。不同于商场的人头攒动,门店中只有几位店员,有人倚在敞开的门上,和后厨聊天闲谈。


半晌,一位骑手急匆匆来到柜台前,粗略核对订单后,取走了柜台上仅有的一份外卖,急匆匆地走了。


摄于周五下午6点,北京合生汇


另一家同样在美食街区、同样是面馆新贵的马记永,同样顾客寥寥。马记永·兰州牛肉面开在美食街区的B1层,门店是斜长条,走进去可以看到好些空位置。


摄于周五下午6点,北京合生汇


张拉拉、马记永是合生汇整个商场247家餐饮店里为数不多的两家“面店”。换句话说,如果想在逛商场的时候吃碗面,除了5楼人均达80元的松鹤楼外,就只能在“张拉拉”、“马记永”这两家店中做出选择。


其竞争优势,可见一斑。


但现在正值饭点,周边的快餐品牌已经早早排起了长队,门口等位的椅子上也坐了不少食客。有快餐品牌除了B2层的老店之外,还在B1层又新开出一家门店,即使两家门店分食同一商场中的客流,上座率也不见受什么影响。


同定位、同客单、同商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差异?


是打工人不爱吃面了吗?



一边开,一边关

干了两年等于白干?


内参君还发现,一些从前大热的面馆品牌,门店数量上也少有增长。


此前,张拉拉、马记永等面馆“新贵”们不仅在消费端广受追捧,也是各大投资机构眼里的“香饽饽”。


“在上海一天能卖出9000碗的网红牛肉面,终于来北京了!终于可以吃到连明星夫妇都打卡的西北美食了!”这是张拉拉在2021年进京时,各大网红博主争相打卡拍照的分享帖,在社交平台上曾红极一时。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5月,张拉拉获得顺为资本、金沙江创投领投的首轮融资;2021年10月,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又获得盛景嘉成的投资;在两个月之后,又公布获得数亿元由中金资本等方的投资。


至此,这个仅“一岁多”的品牌,完成了一年三轮融资的“疯狂故事”。紧接着,在2021年年底,品牌方宣布在全国范围签约了100家门店。


时至今日,我们回头再看张拉拉的门店增减情况。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8月,张拉拉的门店数量是71家,而截至2023年11月底门店数量仅为88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张拉拉新增门店数将近70家,其开店闭店比接近1:1。


张拉拉一边开店,一边闭店,两年后的今天拓店计划没有增长,甚至还下滑了。


还有申请了沙利文“中国兰州牛肉面直营门店数量全国第一”认证的马记永,也面临同样“跑不动”的尴尬局面。据新消费智库报道,马记永在2022年底的门店数为227家,在一年的拓张后,净增门店数仅为34家。


以及老网红味千拉面,据其公布的财报信息显示,在2021年底年门店数量为737家,收缩至目前的567家,加之新增的48家门店,也意味着味千拉面在2022-2023年的两年时间内,关停了218家门店。


对于面馆品牌集体遇冷这事儿,已有不少人掰开揉碎分析过多次,诸如“商场、写字楼高房租成本”、“出品味道不正宗”、“业态不匹配”等等,但其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是“质价比”问题。


愿意为40元一碗面买单的人,之前或许有,现在不多了。



“新贵”降价

面的价格向打工人贴近


2021年前后,一批“面”品牌将产品、服务、环境重新升级,进而调高产品价格,将一碗面卖出30、40元的高价,给市场展现出众多面馆的新模式,拿下多轮融资,收获排队长龙。


但消费更加谨慎,高质价比品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


许多网友热衷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薅羊毛”式的吃法,最大化地将品牌“免费菜品”利用起来。甚至有人还开辟出3元吃饱的吃法:利用快餐店免费小菜、海带汤,加上3元无限吃的米饭。


整体来看,似乎客单更低的快餐品牌更容易存活、发展。


比如,客单价在20元上下的醉面,凭借“打工人午餐”的定位,2021年成立以来稳步发展。第三方公开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醉面以每年38家、44家、76家的新增量加速发展。



而从前定价更高的品牌,一些更加回归面的本质,定价策略上也更加符合当下理性务实的消费风格,主动通过调整产品组合或是增加优惠活动力度,调整价格。


面馆新贵中,和府捞面、遇见小面均重新调整了部分产品的价格,总体价格下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月9日,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表示:品牌针对用户需求去打磨高品质、宽价格带的产品矩阵,价格带正在分层。重新调整后的产品价格带覆盖25-108元区间,放大了20-30元的产品矩阵。和从前相比,总体产品价格降幅在30%左右。


从和府捞面在2023年12月15日推出的新品宣传可以看到,多款新品汤面价格的售价都在30元以下,25-29元之间,菜单上还有“打工人精选”的宣传语。



据界面新闻报道,遇见小面2023年下半年推出了多款优惠活动:2023年9月推出、延续至今的工作餐活动,将全线产品售价降至20元内;此外,遇见小面还陆续推出11.1元吃面券、9.9下午茶等营销活动。截至目前,遇见小面的菜单中,面、饭等主食类有约30个SKU,其中一半单价在30元以下,同样,接近30元。



大众市场中一碗面的定价权,似乎从商业模式的特别,回到了打工人的午餐预算中。



消费更加回归理性趋势下

面类的刚需消费更加贴近饱腹需求


对于面这个大赛道来说,上述品牌的状态波动并不能完全反映面食消费的需求波动。


毕竟,中国线下有将近40万家面馆,其中20万家是兰州牛肉面。在这个庞大数字的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勇猛冲刺的面馆新星占据的市场比例并不大。


是打工人不爱吃面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消费更加回归理性趋势下,网红光环褪去,打工人更需要一顿能“吃饱”、“实惠”的面了。


毕竟,对于一碗面来讲,不需要太多的服务、环境、打卡等附加值。而对于目前的快餐连锁品牌来讲,能做到便宜好吃、出品稳定,已然成了最大的“王牌”。


轮值主编|陈黎明
视觉、插图|代丹
编辑 |雪糕







餐饮老板内参已同步入驻: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微博、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顶端新闻、凤凰新闻、界面新闻、搜狐新闻、封面新闻、ZAKER、知乎、支付宝、创业邦、赢商网、虎嗅、36氪、B站、抖音号、虎嗅网、21财经、钛媒体、东方财富网、联商网、前瞻网、亿欧网、雪球网、投融界、新浪财经、一点资讯、天天快报、UC大鱼号、商业新知、360图书馆等近52家媒体平台,精准瞄向产业相关读者,并与全国数百家媒体建立紧密连接。


李金姝 13264191814 (同微信)


内参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

nctougao@watcn.cn

2323
点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