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餐饮老板内参【官网】

200万+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业务涵盖:媒体传播、餐饮培训、餐饮数据研究、餐饮报告出版、餐饮严选加盟、餐饮供应商优选、餐饮项目孵化等;获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

茶饮财报血拼:雪王“躺赢”,奈雪巨亏9亿多

茶饮财报血拼:雪王“躺赢”,奈雪巨亏9亿多
餐企老板内参
热点透视
2天前
2.4万


总第 4170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五大茶饮品牌年度数据公布,

只有奈雪血亏


2024年的茶饮赛道,依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近日,多家茶饮企业相继发布2024年财报。蜜雪冰城以46479家门店的规模,及248.29亿元的收入,毫无悬念地稳坐行业 “头把交椅”。


前不久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后,市值一路上涨。截至发稿前,蜜雪冰城总市值达到了1628.90亿港元。


霸王茶姬则是茶饮行业2024年最瞩目的“黑马”,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能。这一年,霸王茶姬门店数量与收入实现 “跨越式” 突破:门店规模拓展至 6440 家,收入增长 167% 达到 124.05 亿元。


从营收和利润维度考量,霸王茶姬已经跻身到行业前二的位置。



古茗在 2024 年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其营收和经调后净利润均实现了稳定增长,分别是87.91亿元,和15.42亿元。整体门店规模达到9914家,仅次于蜜雪冰城。


茶百道在 2024 年的表现则相对平平,增长率出现下滑趋势,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跌了13.8%和48.71%。不过,其整体门店规模仍在增长,且营收和利润保持盈利,算是坚守住了自身的阵地。



与这些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昔日高端茶饮的代表奈雪的茶。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门店数量不足1800家,且净亏损9.19亿元。目前,奈雪的股价徘徊在1港元左右,较其19.8港元的IPO发行价相去甚远。


与前4家品牌不同的是,奈雪的茶以直营模式为主,直营门店占大头,而其他品牌都是以加盟模式为主。


直到 2023 年 7 月,奈雪的茶才正式开启加盟业务,搭上加盟模式的 “末班车”。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尽管奈雪的茶加盟门店数量达到 345 家,但加盟业务对集团整体收益的贡献仅占一小部分。总而言之,奈雪的茶尚未在加盟业务上取得显著成效。


从这五大茶饮品牌当前的经营数据来看,加盟模式展现出明显的优势。而以奈雪的茶为代表的直营模式,暴露出重资产、高成本的弊端。在茶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这种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经营挑战 。



价格战、规模战逐渐落幕,

茶饮赛道最难的时候过去了?


虽然2024年里,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的门店增长依然迅猛,但明显整个赛道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024年,古茗、茶百道、奈雪的茶,新开门店数都较往年更少。古茗财报中透露,新店的开店速度较2023年放缓,较2023年关闭更多门店,是因为现制茶饮市场增长放缓,及行业内的竞争加剧,部分参与者推出低价产品。为了应对变化,品牌专注于提升现有门店的经营效率,同时放缓新店速度。



行业增长降速,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规模虽然保持增长,但是面对2025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


与此同时,更多品牌更加专注于已有门店的运营,以及现有模式的精细化管理。


古茗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最新加盟政策调整中,极其强调的一点就是“在店经营”。也就是说筛选合作伙伴的要求是在店经营,亲自参与门店的一线管理。表明了品牌对单店的经营管理愈加重视。


虽然以往行业对于加盟模式颇有微词,但不可否认的是,如前文提及,在茶饮市场加盟模式的成功已经获得了验证。而加盟模式并非简单地理解成“卖铲子”的。只有前端加盟商持续赚钱扩张,后端的供应链才能同步增加产能,降低成本,最终多方协同盈利。


以蜜雪冰城为例,品牌拥有5大生产基地,专门生产门店需要的所有的原材料,不仅包括食材里的奶粉、柠檬,还包括杯子和吸管等辅材。当品牌把原材料都掌握在自己工厂进行生产的时候,成本的控制就会比外包生产要更加极致。


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进一步带来的是行业的“定价权”。


定价权的厉害之处在于,如果品牌能够在提高一点点价格的同时,不影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积极性,那就说明价格提高的部分,就是无形中增加的利润。而最终品牌加盟商也能因此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这个模式下,蜜雪冰城已经稳稳领先,相较于其他品牌,在“定价”上拥有更多主动权。而古茗在水果等供应链方面也已经形成了一定优势。


另一方面,更多品牌开始重新审视经营战略。


曾经奶茶的格局以价格带划分:蜜雪冰城是低价格带之王;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等品牌占据中端价格带;喜茶、奈雪的茶则是高端品牌代表,后来霸王茶姬也涌入高端市场,异军突起。


而在过去几年,各品牌基本上陷入了价格混战。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为了迎合消费降级的市场,自降价格与中端品牌打成一团。


今年2月10日,喜茶在《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内部信中,宣布拒绝门店规模内卷,暂停加盟业务。喜茶表示,行业存在产品品牌高度同质化、门店数量供大于求、经营效益普遍下滑等问题。在此情况下,茶饮品牌将重心放在门店体验和品牌内容上。


对于茶饮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以喜茶重新回归高端为标志,过去两年的价格战正在逐渐落幕。


种种迹象表明,茶饮赛道增长放缓,正在告别无序的价格战与规模战,逐渐走向更加理性的增长阶段。



茶饮品牌,

开始集体“搞副业”


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为了突破增长瓶颈,茶饮品牌集体涌向两个方向:


一个是做新品牌,或是新业务。


蜜雪冰城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第二曲线”,成立了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幸运咖利用蜜雪冰城的供应链优势,和下沉市场的经验,推出极具性价比的咖啡,在三四线城市开辟了茶饮之外的增量空间。截至今年3月22日,其门店已经超过5000家。


从去年开始,古茗也盯上了咖啡赛道。2024下半年,古茗就曾大规模上新“黑巧摩卡”等咖啡饮品,之后又曾在短期内推出过9.9元的现磨咖啡活动,目标直指“平价高质”。



古茗在财报中强调,在门店规模放缓的同时,品牌专注于提升现有门店业务,特别是向现有加盟商推广销售咖啡机,以协助门店供应多样化的产品,并提升整体GMV。


在公司层面上,向加盟商售卖咖啡机给古茗带来了不少收入。财报显示,公司设备销售收入增长26.8%至4.65亿元,主要是由于咖啡机销售增加。


奈雪的茶则是延展了更多元的业务布局,包括烘焙、瓶装饮料等。2024年非现制茶饮收入占比达到了31.1%,较2023年有所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以瓶装饮料为主的零售类业务仍在增长,这或许是直营茶饮品牌的突破口之一。



而奈雪的茶在业务布局上不止于此。前不久,奈雪的茶还进入了轻食领域。3月12日,奈雪的茶首家轻饮轻食店型“green”,在深圳南山前海开业。这一店型瞄准了白领工作餐场景,通过4款低价“能量碗”产品,切入健康餐饮。


新业务与新品牌的故事,将是接下来几年茶饮赛道值得关注的重点之一。



扎堆“卷向”海外市场


另一个动作,则是“出海”。


如今,茶饮出海已经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中国茶饮开始走进“大航海时代”。


蜜雪冰城以“平价”的优势,切入东南亚市场。2018年,蜜雪冰城在越南开设首家门店,随后逐步拓展至东南亚、东亚、大洋洲等多市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在中国内地以外开设了约4900家门店。


同样在出海方面较早开始布局的,还有霸王茶姬。


霸王茶姬从 2019 年起进军海外市场,截至 2024 年底,海外已开有 156 家门店,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这一策略不仅增强了霸王茶姬在东南亚的品牌影响力,也为全球业务布局奠定了基础。


此外,茶百道也在积极推进海外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在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共开设了14家门店。   


对于茶饮品牌而言,出海不仅是寻找新增长点的途径,也是实现品牌全球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不过,出海的挑战不容小觑。出海绝非简单的门店复制,而是对供应链能力、商业模式和文化渗透力的综合竞争。供应链的完整度在未来仍然是新茶饮领域竞争的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供应链的难题,新茶饮品牌选择了不同的策略。


茶百道在招股书中宣称,计划在东南亚当地建设用于覆盖海外市场的供应链体系,并于2025年设立配送中心,以支持其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张。


蜜雪冰城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品牌配送网络已经覆盖了海外4个国家。在海外,品牌将打造更加丰富、灵活、全球化的供应链平台,有力支持全球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发展需求。



上市是新茶饮的终局吗?


新茶饮行业从“规模竞赛”迈入“全球化叙事”新阶段。


在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相继上市之后,霸王茶姬也在准备赴美IPO。2025 年,新茶饮行业迎来密集上市潮,无疑将成为极具标志性的 “上市之年”。


从各大茶饮品牌披露的财报来看,成功上市仅仅是它们在资本市场征程的起点,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维持增长态势,突破行业普遍面临的增长瓶颈,成为萦绕在新茶饮行业上空的难题。


与此同时,涉足新业务领域、开拓海外新市场的进程中,诸多不确定性接踵而至。对于一众茶饮品牌而言,能否在新的挑战中找到破局之道,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将深刻影响新茶饮行业的未来走向 。





轮值主编|戴丽芬
视觉、插图|张劲影
运营 |权紫君



餐饮老板内参已同步入驻: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微博、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顶端新闻、凤凰新闻、界面新闻、搜狐新闻、封面新闻、ZAKER、知乎、支付宝、创业邦、赢商网、虎嗅、36氪、B站、抖音号、虎嗅网、21财经、钛媒体、东方财富网、联商网、前瞻网、亿欧网、雪球网、投融界、新浪财经、一点资讯、天天快报、UC大鱼号、商业新知、360图书馆等近52家媒体平台,精准瞄向产业相关读者,并与全国数百家媒体建立紧密连接。

栗军 13718277715(同微信)


内参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



143
点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