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诺基亚、马航之类的企业巨头正历劫难返。而恶名昭著的黑社会组织却鲜有倒闭。犯罪组织取得的纯利润让所有合法商业组织抬不起头来,毕竟航空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8%, 石油业是8%,而可卡因贩毒集团则高达93% —— 这还只是批发的数。
单位全职员工的利润也完全不具有可比性:谷歌是27万美元,苹果是46万美元,而西纳罗亚犯罪集团已然达到了2000万美元。
黑社会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就是两个字:文化。在营造内部文化方面,《财富杂志》500强公司跟犯罪集团相比简直弱爆了。所有黑社会组织的成功都在于努力打造了一种跨文化、地域文化品牌。虽然帮派各不相同,但这种文化品牌的性质有三个共通点:
1、教义宣传。
日本黑帮自我定义为“侠义组织”,并遵守着能够表现组织价值观的严苛行为准则。西纳罗亚犯罪集团与众不同的是,它主动塑造自己的亲民形象,强烈表示绝对不允许绑架和滥杀无辜的平民。这些都是决定了组织的行为教条,让大家知道他们的人品和做事的原则。
对比起挂满企业咖啡厅里的“企业价值”,这些教条具有更强的可执行性和风格个性。黑社会成员根本不需要像企业员工一样记笔记、喊口号,他们的行为教条通过特殊的仪式、标志和艺术品体现。
2、随机应变。
当所有企业都过度看重“创新”的字面含义时,他们忽略了其实随机应变也是一种创新。回想当年流媒体技术出现的时候,百视达公司有没有随机应变,快速改变运营方式适应这种变化?恐怕速度还是不够快。
它的失败值得我们反思,企业还能把创新归结为一个过程,而不是行动吗?
犯罪团伙则不同,创新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刚性的组织要求。毒贩子往往在找到一条偷渡过境的新方法后,已经认识到这种方法很快会被海关识破,因此得不断地另辟蹊径。
西纳罗亚犯罪集团是首个能够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开挖地下隧道的组织,他们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海关安检队伍里安插自己的帮派成团,并用射枪摆平亚利桑那州(Arizona)的高科技防护网。
日本山口组的收入来源五花八门,利润增长不仅通过从事传统的赌博和拉皮条手段获得,还侵入了现代建筑和交通行业。
可见,在危险或机遇面前,黑社会总能够随机应变。。
3、组织精悍,链条庞大。
许多企业都劳心劳力地把员工安置在庞大组织架构里,甚至还发明了专门的管理软件,而黑社会又在组织上个性了一把:弃大取小。
西纳罗亚犯罪集团统共150位成员,但他们创造的GDP等同于伯利兹(中美洲一个国家)。
山口组是日本最大的黑帮组织,拥有超过两万名活跃成员,分布在2500种业务生意和500个次生帮派中。他们的团队都短小精悍,但却能从整体上获取广大的资源。
同样重要的是,精简的组织结构能够唤醒人们创业实干的精神。面对危险的业务,黑社会利用着个人的充分授权,灌输着相同的组织价值和整齐划一的目标,将一个个游击队整合成力量兵团。
地下组织的成功模版归结为:充分信仰,随机应变,组织精悍,链条庞大。
听起来并不太像犯罪团队会干的事吧?
因为这个模版恰恰也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合法商业组织所采取的一贯做法,例如苹果、耐克、维珍航空(Virgin)和电商Zappos。
当然,黑社会还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做法是:“像正规合法企业“一样经营。那么可能大家会遗憾地想,一旦这些天才犯罪分子洗心革面,与人为善,岂不是世界大同了?
好吧,这些想法都太傻太天真。正规企业觊觎的是黑帮组织的文化纯粹度和高额回报率,这并不表示我们能够轻视黑帮组织对社会造成的治安危害和道德败坏。
但他们能够给正规企业上一堂组织战略课:精简组织架构,创造坚定文化,不断应变创新。这都是久经考验的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