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餐饮老板内参【官网】

200万+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业务涵盖:媒体传播、餐饮培训、餐饮数据研究、餐饮报告出版、餐饮严选加盟、餐饮供应商优选、餐饮项目孵化等;获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

这家咖啡馆开业1年,就被太平洋咖啡列为竞争对手

这家咖啡馆开业1年,就被太平洋咖啡列为竞争对手
咖门 张艺婷
内参头条
2016-06-12
3.9万

中国的咖啡市场,正处在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尴尬阶段。黄金市场噌噌上涨,无数馆子煎熬度日。


撑不下去的咖啡馆纷纷转型,以餐带饮的“咖餐厅”便是一条扭亏为盈的出路。


2014年成立的Bunny Drop正是其中一支新崛起的生力军。它试图通过“重仓餐品”突围咖啡市场。开业仅一年,已经被太平洋咖啡列为2016年新晋品牌的竞争对手之一。


它是怎么做到的?

 

一、咖啡馆里“餐品为王”


从2014年至今,Bunny Shop推行复合式咖啡连锁品牌仅仅一年,吸引来了众多同行的目光,似乎都是看重了他们提出的咖啡西餐综合体3.0时代。


创始人阚婷婷从澳洲带回了沉淀多年的品牌文化和开发平台,推出精品咖啡不同拼配方法的同时,更是将60%的重心放在了餐品上。


如今新开店面不仅没有了养店期,更是在第一个月就达到了1.5万以上的盈利数额,也难怪太平洋咖啡相关人员表示,已将白兔糖列为2016年新晋咖啡品牌的竞争对手。


而BD看起来更像代表了韩系复合模式,在韩式空间设计中融入了精品咖啡、手工甜品、意式乡村美食等三大产品模块。


包括披萨、意面、沙拉、牛排、红酒、还有精酿啤酒系列,以及各类甜点、披萨饼皮、蛋糕等等,不仅大量拓展品类的横向空间,更有意将产品的纵向品类进行延伸。



比如主打的三明治安排三种面包可选,加强了每样餐品的精确度。所有甜品均由门店进行手工制作,提供每日新鲜烘培,保证产品的新鲜及美观度。


不仅如此,BD似乎有意增加品牌复制门槛,在内蒙古赤峰新开店面又尝试推出亚洲精选美食系列,制造咖餐的更多可能。


一家咖啡馆,承载了如此多餐饮品类,附有全天候餐饮功能,至少对经营者而言增加了更多的盈利空间,对消费者而言,则获得了更多选择、更多欢乐。


然而对咖啡行业而言,咖餐模式的重度发展又是否可行?


二、复合型成了咖啡行业发展的过渡期


BD创始人阚婷婷最早在澳洲经营咖啡馆,澳洲人不过多讲究空间设计,反倒追求产品品质,因此多数的澳洲咖啡馆都将经营重心放在了产品上,而这里提到的产品,只有咖啡。


据说最后一家星巴克已经退出了澳洲,因为他们非常明了自己咖啡的品质,并没有办法与任何一家澳洲咖啡厅竞争。


阚婷婷说:“在中国无论把多大的精力放在咖啡单品的出品上都为时过早,而澳洲,一杯加奶的咖啡都需要少脂肪、无脂肪、满脂肪和豆奶等4种奶类,对咖啡出品有着极高的要求。”



 

“现在BD的五道口店一天能卖出3公斤的咖啡豆就已经很牛了,可是在澳洲,从早上7点开业到下午四点,一天就能做出10公斤咖啡豆的咖啡。”


在外国人眼里,咖啡不是头顶着文化光环的高大上产物,最多就是一杯饮品,因此他们更多突出在了展现方式上,比如外带站;主打精品咖啡的咖啡厅;以及国外同样炒得火热的复合型模式,带餐带酒带咖啡。


同样的三种模式来到中国,却面临着另一种局面。


星巴克成了唯一做出样子来的咖啡外带站,精品咖啡不接地气,只有一线城市勉强消化。而仅有价格的高低却无产量的多少,也始终难保盈利。


“与其说我们是咖啡厅,倒不如说是咖啡餐吧。中国的咖啡消费群体并不多,但韩式咖啡馆只靠甜品和咖啡就可以盈利。”由此,他们选择了复合模式的玩法。


中国咖啡行业刚刚开始起步,然而在过渡阶段,似乎当下最适合中国咖啡馆气候的还是复合型模式。


作为复合咖啡馆模式的鼻祖,名典咖啡语茶以及上岛咖啡很早就代表台系复合模式打出了名堂,以简餐为主,在西式咖啡厅环境的基础上成就了中餐菜品。


 


如今,这种复合式经营的模式似乎又迎来了一个春天。


不仅是星巴克开始做加餐,就连中粮集团最新入主餐饮业的第一个品牌JOY HOUSE,也选择了复合型的咖啡厅路线。


行业内开始陆续出现这样的声音,“以餐带饮”成了咖啡馆盈利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三、产品模块化处理,打通空间局限性


虽为复合型模式,但多数咖啡厅却未能脱离一间咖啡馆的空间局限。


BD因此对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喝咖啡或是就餐,重要的是一个空间内可以融合多种产品模块。


BD表面上主打城市森林工厂风的清新主题,采用木头、砖头、混凝土、铁板等自然素材,让韩国团队将设计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营造出美好的童话故事氛围。


 


实则在浓厚工业风的包装下巧妙的划分出了各个独立空间,既满足用餐人群,也满足品味咖啡的商务人群,还有需要私密又喜爱敞亮空间的明星。


同样地,多元化产品也为咖啡馆选址提供了多种可能。


复合型模式原本对面积和地理位置的需求多为大空间、高档住宅区或商圈附近。然而BD在成都的店面不仅面积小,更根据当地情况只选取了甜品和咖啡两部分模块,开业后效果依然良好。


他们设定每家店面都可根据各自的选址、人群等特性进行产品模块的重新拆分组合。品牌既能做到不被轻易复制,同时也能巧妙地和当地人群、空间匹配,更可以快速复制开店。


如今BD在知春路、朝阳公园、五道口、农业大学店等复合模式咖啡西餐厅已陆续开业,更覆盖到了成都、青岛、沈阳、太原、赤峰等一线和省会、旅游城市。


阚婷婷说:“复合模式主要在于体验感,满足都市人群一天的生活体验,这样任何时间段来到店里都会产生消费点。当然,选定复合模式后,咖啡厅成功的关键也就交给了运营的系统化和细节性,这两部分的工作也非常重要。”

 

0
点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