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业务涵盖:媒体传播、餐饮培训、餐饮数据研究、餐饮报告出版、餐饮严选加盟、餐饮供应商优选、餐饮项目孵化等;获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
菜单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商家中心
首页
(current)
资讯
最新文章
品牌案例
快参
餐饮学院
所有课程
线上学习
线下学习
内参出版
72餐
商家中心
搜索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登录
|
注册
首页
(current)
资讯
餐饮学院
严选加盟
优选供应链
商家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
生意难做?听听呷哺呷哺、江边城外……大佬们怎么说
生意难做?听听呷哺呷哺、江边城外……大佬们怎么说
餐企老板内参
热点透视
2025-01-04
2.9万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江边城外创始人孟洪波:
四面八话,尊重顾客
我们这70后老餐饮人,最初是因生活所迫选择做餐饮,真的只是为了做一碗炒饭而已。后来又因为狗屎运,迎来了时代的红利,再后来做成了餐饮连锁。
回首过去20年,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包括在口罩时期,我都觉得前方是有光的。
但是最近,突然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做了,2025年、2026年乃至未来应该怎么做?
也许正如大会主题一样——真的要回归本质。为什么品牌能做20年,为什么那时候可以做到每天排队,为什么烤鱼能够从一道菜成为一个品类,思考了很多后,我觉得答案是
“尊重顾客”
。
近十年来,餐饮人不太尊重顾客,甚至有人说我们放弃了顾客,因为我们追求高大上,比如扫码点餐、机器人送餐等,我们一味的追求机械化,只为提高人效,比如说让顾客自己拿水等。
但是,单纯从烤鱼门店看,我觉得扫码点餐就是把顾客推出去。
对于烤鱼餐厅来说,如果一位顾客到你店里只是吃烤鱼,那么你的生意就别做了。只有顾客点的餐品越多,说明他对门店餐品的认可度更高和喜欢,你对他的黏性就越大。
江边城外坚持“48法则”,即四面八话。
我们通过门店监控,去观察客人从坐下来到离开店,服务员和顾客见几次面、说几句话,后来发现使用扫码点餐的部分门店,顾客入座,扫码点餐,服务员上菜两次,直到顾客到收银台结账,服务员和顾客没有太多交流,这就是不尊重顾客的用餐体验。
顾客没有任何体验,又怎么会实现客品数的增加。客品数,代表的是零售总数的概念。
现在,餐饮业出现了降频降级,降频是社会带来的,降级是餐饮人自己卷的。人们在外就餐次数减少,大家就觉得生意下降了,于是同品类的餐饮人就开始打起了价格战。
其实,自从疫情结束后,行业在2023年上半年出现过短暂的红利期,但是202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察觉到社会逐渐出现“卷”的迹象,所以在2023年9月我们决定
“收回折扣,禁止打折”
。
因为,餐饮是固定成本高的行业,街边餐饮和商场餐饮的成本结构不同,商场里的自助型餐饮、传统中餐、快餐等的成本结构又不太一样。而且,餐饮组成的人工占比、房租占比和食材占比这三大固定成本结构不断变化,现在和创业初期的三大成本结构一定是发生变化的。
早在两年前,价格战时代就已经来了,当时已经有商场B1层的餐饮往上走且主攻商场三层。
江边城外是较早开到商场且享受购物中心红利的餐饮品牌,当时餐饮平均80-90元,而江边城外在同层餐饮的价格带是最低的,人均近70元,所以江边城外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现在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的房租越来越高,商场甲方的压力越来越大,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B1层餐饮移到楼上,对于B1原来的餐饮人来说,他们上楼的房租实际是降低的,但对于原来主餐层的餐饮门店而言,曾经人均100左右的传统大餐厅就变成了同层餐饮里最高的。
卷,无时无刻不在。但是,卷,不可怕。
大家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去适应时代。从过往来看,在一个经济不好的时代里,最后能够留下来的企业,到未来真正成长为巨无霸,是最有抵抗力,最有生命力的企业。
现在,正是中国餐饮崛起的阶段,有年轻品牌冲进来,就有老餐饮倒下,这在每个行业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国餐饮的卷是自己造成的,因为之前太好了,行业回报率高,现金流的流动性让太多行业眼馋,所以才不停的有人进来,反而是当没有人进来时,才是最可怕的时候。
未来餐企如何破“卷”?
第一,成本结构如何调整才能更合理?第二,多品牌化经营,站在集团角度,这能够共同分担供应链采购的压力和跟甲方谈判的资本。第三,回归到顾客,就是我前面说的“尊重顾客”。江边城外已经取消了周一-周五的扫码点餐,在同样顾客数量的情况下,直接带来的是客品数上升。
餐饮未来十年,集团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从前十年,提到餐饮连锁,大家关注的更多是供应链、产品等。未来十年,真正实现餐饮连锁化,关注点需要改变,比如财务模型的合规化搭建。
比格披萨创始人赵志强:
抓住时代的主流消费群体
未来,餐饮经营核心在于,能否持续性地为新时代的主流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
在这个最卷的时代里,也孕育着很多机会,如果我们第一代餐饮创业者不能持续性地符合时代需求,必然有大批倒掉,这样将会给90后、00后的年轻创业者们腾出巨大的空间。
伟大的企业都是寒冬诞生的,
甚至最卷的卷王有可能诞生在这个时代。
过去一年,每个餐饮人、每个餐饮工作者都比平时付出更多的努力,产品、服务、清洁都做得更好了,但就是生意不好,几乎90%以上的企业都在面临问题,我发现一个重要因素是60后和70后餐饮经营者占规模餐饮的主导地位,但是现在主流消费者是10后的,年龄代差越来越大。
所以,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让老一代创业者追上这个时代,跟新时代的消费者保持沟通。
随着规模越做越大,餐饮连锁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年龄代沟也越来越大。我们一直建立在自己的认知当中,打造自己认为最牛的产品和企业,却不知道消费者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消费者真正喜欢的东西,无法和消费者同频,这是60后、70后面临的问题。
无限接近消费者,聆听消费者的声音,为消费者的需求而改变。
近两年大家都在卷,但是所谓的卷不是卷价格,而是它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判断,正如一辆奔驰汽车卖十万不会觉得贵,但是其他品牌卖5万也觉得贵。
20年前,房租、人工、原料成本最低的时候,有的餐厅人均卖到100多,而现在卷到了9块9、19块9,为什么?这一定是消费者用脚给逼出来的,是市场倒逼的。
比格从20年前的39元,到现在的79元,大家还是热衷去吃,这也是消费者的选择。
实际上,在大家所谓红利的时候,比格没过上好日子,反而今年是比格历史上表现最好的,最近投诉最多的是吃饭排不上队。
原因之一是,我们公司运营几乎围绕着我的抖音评论区去运营,从产品开发、门店拓展到运营管理,甚至一些危机处理,全部是在我的评论区展现,就是通过打造个人IP,和消费者建立最直接的沟通,得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反馈等,从而企业针对性地作出改变。
呷哺集团副总裁张艳梅:
以坚持品质原则,回馈消费者为核心
回归本质,回归初心,重视顾客体验。大家都需要沉淀、自省和反思。
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所谓“悲观者在变化中看到的更多是困难,而乐观者在压力之下,看到的更多是机会”。扬帆远航正当时,希望大家都能够真正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做好生意。
着眼于时代背景,早一批餐饮企业赶上时代发展的红利,当时的竞争格局和现在完全不同,除了国际品牌,国内连锁品牌在那个时期进入起步和发展阶段。
呷哺呷哺作为小火锅品类,开创新的商业模式。27年来,呷哺集团旗下餐厅总数超过1100家。
从整体餐饮来看,火锅品类的标准化较高,但是涉及到的食材比较多,为此供应链布局尤为重要,无论是针对门店运营还是质价比大趋势。火锅店里最重要的产品莫过于比如酱料、锅底和肉品,顾客对这些产品的期待值非常高。
比如,呷哺集团采购的国内羊肉来自内蒙的锡林郭勒,那里草场是半荒漠化,草没有丰沛的水分,羊肉口感鲜嫩。我们对羊的要求是6月龄,180天出栏。2019年全资收购当地的伊顺清真肉类有限责任公司,变成呷哺集团自有工厂,因为自有工厂能够最大程度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确保都是草地羊。
又如,呷哺集团的酱料口味二十多年保持如一,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自有的中央厨房,比如花生品种、花生产地,以及必须选用当年的新花生,在磨成花生酱的一周之内送到工厂,经过调制送到门店,保质期只有3-4天,里面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符合人们对品质和健康的用餐需求。
坚持品质原则,回馈消费者,健康餐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且借助供应链能力,我们持续推出丰富且适合消费者需求和口味的新产品,比如,湊湊的红颜花胶鸡锅,比如冰煮香水椰子鸡锅。
未来,餐饮行业整体保持增速,并在增速过程中,连锁化率持续增长。
同时,餐饮始终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企业要做好自己,自省很重要。保持定力,聚焦内核,挖掘核心优势,探索品牌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然后保证企业稳定的经营增长。
厨纪BU总经理高斌:
告别野蛮生长时代,未来比拼专业和内功
过去十年,中国餐饮高速发展,营销红利、资本红利、到连锁化率提升的红利。
现在,我们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高速增长的年代,正在从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我们比拼的不仅是野蛮生长的能力,更多是专业能力和内功。
所以,沉下心来苦练内功,先规模扩张速度降下来,构建核心竞争力,创新模式、产品和服务等核心竞争力,未来会成为餐饮企业穿越周期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餐厅们纷纷热衷于降本增效,顾客们偏爱现炒现做,炒菜机器人恰恰诞生在这个时期。
对餐厅来说,炒菜机器人最大核心点就是能够提高人效,降低人力成本,尤其是在用餐高峰期,出餐效率的提升最大化的留住客源,减少等位时间。
当然不可否认,消费者关于餐厅使用炒菜机器人提出过质疑和看法,有人觉得炒菜机器人冷冰冰的没有温度和感情,炒出来的菜也没有温度,不好吃。
究竟什么是温度?大家吃的是情绪价值还是产品本身?最开始,我们发现有许多客户都回避这个问题,比如说把机器藏在后厨,不让顾客知道这是炒菜机器人炒出来的菜。
现在,已经有部分客户都明厨亮灶化,把机器放到前厅,展示给顾客,让顾客清楚地知道我没有用所谓的预制菜,使用的是中央工厂加工过来且当天配送的净菜,送到门店现场加工,而且机器炒出来的菜品比以前的更好吃、有温度、有现场感、有烟火气。现在慢慢被顾客所接受。
我们秉持“机器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厨师或是一个大厨完美的助手,帮助大厨复制它的厨艺。”
未来,炒菜机器人将会应用到更多场景,而且这个行业一定会诞生AI巨头型公司。
我们希望,第一步就是踏踏实实把现在的自动炒菜机、炒菜机器人,在输入指令后,能够稳定和高效工作,炒出好的菜品,把这个事情解决好,下一个阶段慢慢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逐步实现我们的人工智能。
门头战略开创者余奕宏:
既要把握不变,又要积极拥抱变化
表面来看,餐饮生意变差受到的是经济影响,是消费者收入下降带来的。
事实上,过去十年,中国餐饮乘着营销、流量的红利从而高速发展,反而不再研究消费者,不去给消费者解决问题,所以当红利突然消失,生意变难,发现我们离顾客越来越远了。
所以,我们要回归餐饮行业本质,因为餐饮的本质就是社交型餐饮,就是服务业。
而服务的核心正是餐厅和顾客之间的接触点,和零售业不同,零售业的接触点非常短,顾客买完就走。现在为了降本增效,减少人工成本,餐饮品牌们逐渐把服务点打掉。
我们与其谈扫码点餐的问题,不如回头想一想,顾客和我们之间到底有多少接触频次,有哪些接触点是可以优化,从而更好地创新用户体验。
比如,高品质产品和供应链搭建,依然是服务于用户,随着科技进步,科技将会越来越影响餐饮行业,未来,餐饮企业要清晰的知道,既要把握不变,又要积极拥抱改变。
毕竟,餐饮的根永远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因为经济衰落、经济昌盛而改变。
轮值主编|
陈黎明
视觉、插图|
张劲影
编辑 |
章鱼
餐饮老板内参已同步入驻:
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微博、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顶端新闻、凤凰新闻、界面新闻、搜狐新闻、封面新闻、ZAKER、知乎、支付宝、创业邦、赢商网、虎嗅、36氪、B站、抖音号、虎
嗅网、21财经、钛媒体、东方财富网、联商网、前瞻网、亿欧网、雪球网、投融界、新浪财经、一点资讯、天天快报、UC大鱼号、商业新知、360图书馆等近52家媒体平台,精准瞄向产业相关读者,并与全国数百家媒体建立紧密连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内参小秘书
neicanmishu
(微信号)
企业管理
品牌战略
137
点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
登录后发表评论
我发表的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标签
推荐
餐数解读
对谈现场
道哥下午茶
中国餐饮报告
秦朝餐见
品类洞察
内参深度
一线走访
内参头条
经营干货
餐饮方法论
头部案例
标杆人物
严选加盟
内参tv
疫情指南
热点透视
发布
行业动向
出圈醒脑
一周快参
餐饮黑马
出圈醒脑
门店实战
拆解复盘
直播预告
独家视角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台湾餐饮登陆”吃不开":"水土不服"症待破解
2.9万人看过
餐饮老板内
推荐
疯狂开店是个死,我们还是别作了!互联网颠覆餐饮业实体规模论
2.9万人看过
餐饮老板内
推荐
舌尖上的粽香 盘点中国南北12种特色粽子
3万人看过
餐饮老板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