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业务涵盖:媒体传播、餐饮培训、餐饮数据研究、餐饮报告出版、餐饮严选加盟、餐饮供应商优选、餐饮项目孵化等;获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美团点评、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
砂锅、小火锅...这些“超级品类”还能火多久?
砂锅、小火锅...这些“超级品类”还能火多久?
餐企老板内参
发布
2025-01-11
2.2万
2024年,我在成都的餐具公司,单单砂锅就成功服务了一千多个餐饮客户。天时,就是消费降级的风突然刮过来。消费者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依旧渴望享受有滋有味的美食。于是,他们开始从记忆深处筛选那些熟悉的味道,砂锅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相对亲民的价格,就这样被重新发掘出来。地利,砂锅品类的火爆,离不开成都。成都可以说是孵化品类、“发射”品类的城市。像老牌的陶德砂锅和新锐的罗妈砂锅,均诞生于成都,带动了整个砂锅品类的繁荣。人和,砂锅这一品类形成了一个各环节价值共生的良好生态。对消费者来说,砂锅有烟火气,好吃不贵;对商家来说,砂锅易于标准化、出餐高效,对食材的包容性也强;对供应链来说,产品可预制化,这为供应链企业创造了盈利空间。整个链条价值共生,共同推动了砂锅品类的蓬勃发展 。杨记隆府深耕正餐10多年,成功孵化了罗妈砂锅这个新品牌,之所以选择砂锅,是因为它是有温度有烟火气的,再来是“万物皆可煲”为菜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将这一传统老器皿优化改良,打造出小碗菜的形式,将正餐快餐化。中餐有一句话是“一热顶三鲜”,热气腾腾的砂锅本身就有烟火气,能让消费者的味觉、视觉,听觉都有感受。罗妈砂锅开创的时候,就推出了独特的“油泼系列”,一进门就能看到现场泼油,在视觉感官上形成差异化。不仅如此,杨记隆府深耕中餐18年的经验,把正餐经验融入砂锅,在口味上形成一定的壁垒。为了进一步丰富菜品,罗妈砂锅还搭配了诸如大肘子、软糯的红烧肉等网红食材,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和尝鲜心理。在门店经营方面,罗妈砂锅充分考虑到全时段经营的市场需求,创新性地在菜单中加入了米线、米粉类产品,有效填补了不同用餐时段的消费空白。并且,门店还根据每个城市的主食类别,灵活调整菜单结构,确保菜品能够契合当地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从营销、口味、空间布局到门店经营模型等各个关键环节,罗妈砂锅都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考量和规划。正是得益于这种全方位的精心打造和持续优化,罗妈砂锅目前门店数量已经突破 500 家。小火锅之所以在今年爆火,是因为它满足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单身经济已经越来越繁荣。就拿我的发小们来说,很多人都还是单身,各自都生活得有滋有味。越来越多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选择一个人吃饭。这时候小火锅恰好满足了这个个性化的需求。大家在吃火锅时,往往希望拥有更多选择,能享受到更高的质价比,在同等价位下收获更多价值。基于此,一围肥牛小火锅在其转台上精心设置了105个菜品。要实现如此丰富菜品的稳定供应,无疑给供应链带来了巨大挑战。不过,凭借一围团队此前在餐饮行业深耕10多年的积累,确保了的食材供应的稳定和品质。 我们将一围的顾客称为“有围青年”,店里菜单上的105个SKU,是由用户决定的。开始,门店设定了105个菜品,这个菜品集合被命名为“创围105”,有围青年的点单量就相当于为菜品“打call”。每个月,门店都会依据菜品销量进行排名,销量靠末尾的菜品会被替换,而排名靠前的菜品则会继续留在转台上。为了更好地与顾客沟通,我专门创建了一围的企业微信账号。这是链接年轻人很重要的动作。现在这个账号有50万个好友,相当于直接面对50万顾客,和他们直接对话,了解需求。比如,昨天有7个店长反馈萝卜丝不好卖,想要下架销量不佳,建议下架。于是我用企业微信发了朋友圈,有300多个人回我,提供了很多关于萝卜和新品的建议。这种“积极互动”,已经成为了“有围青年”的常态。让大家参与进来,被看见,并且切实将他们的建议落实到门店运营中。当消费者感受到自己的反馈得到重视,就会更愿意与我们分享想法,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更多宝贵建议。链接年轻人,不只是顾客,还包括员工。一围的员工随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公司,或者如何让顾客拥有更好的体验。比如一个店员擅长Rap,另一个员工可以伴舞,员工提出能否给顾客表演的想法。实践证明,唱跳表演深受顾客喜爱,表演结束后,顾客们不仅反馈良好,还主动拍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因此员工唱跳逐渐成为直营店的特色。餐饮行业有着独特的魅力,能倒逼你研究年轻人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我投身餐饮行业多年,一直努力保持年轻的心态,方法之一就是多与年轻员工相处。但需要明确的是,仅仅将目光聚焦在90后、00后的消费群体上是片面的。年轻化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年轻化而年轻化。其实,年轻消费者其实是比较难把握的消费群体,他们对美食的认知还不够成熟,在消费时往往对价格更为敏感,也更热衷于购买优惠券。其实,当下社会的中坚力量仍是70后-85后这群人,从经营中发现,这群人消费力最强。所以也需要多照顾这群人的需求,因为他们是给门店带来利润的。相较于新奇花哨的东西,他们更在意好品质。当下的餐饮市场强调效率,不过餐饮本身的场景是有温度的,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看得到食材的。餐饮需要回归本质的人情味、烟火气、好滋味。拿我们现在讲,羊肉串当天现串,没有冻过;鱼是现烤的,当天现杀的;大家都是电烤,我们是炭烤。餐饮最终回归的还是产品,没有哪个流量品牌,产品做得差还能活过三年的。所以回归产品本身,这是我们每个热爱餐饮,从事餐饮的人应该给社会提供的情绪价值。在市场卷的同时,我们还要倒回来到卷自己,卷企业组织力、体系化、后端给门店赋能的颗粒度,这样才能让每个品牌不断迭代。十年前在汉中,有位做鱼的老板讲了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宁可一人吃千回,不可千人吃一回”。我看到了太多的因为快而倒闭的店,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因为慢而活下来的企业反而很多,我们可能忙着去追逐那个快,而忘了去思考,有的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餐饮老板内参已同步入驻: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微博、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顶端新闻、凤凰新闻、界面新闻、搜狐新闻、封面新闻、ZAKER、知乎、支付宝、创业邦、赢商网、虎嗅、36氪、B站、抖音号、虎嗅网、21财经、钛媒体、东方财富网、联商网、前瞻网、亿欧网、雪球网、投融界、新浪财经、一点资讯、天天快报、UC大鱼号、商业新知、360图书馆等近52家媒体平台,精准瞄向产业相关读者,并与全国数百家媒体建立紧密连接。
128
点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